图片
图片
风化的老门板横卧于地,木纹如年轮般蜿蜒,裂痕里藏着几十年风雨的私语。青石为盘,粗粝的肌理映着天光,恍惚间似有山涧清泉自石缝淌过。一壶茶烟袅袅,三两杯盏错落,枯枝斜倚陶瓶,野花两三瓣垂首——这方寸间的茶席,无繁华雕饰,却在空寂中生出万千气象,恰如禅门所言:'无一物中无尽藏,有花有月有楼台。'
图片
朽木为台:时光沉淀的禅机
老门板作茶台,原是旧物新用的妙谛。那些斑驳的虫蛀孔、褪色的漆痕,恰似赵州禅师那句'吃茶去'的机锋——不必问它曾守护过哪户人家的悲欢,亦无需计较裂纹是否合乎'侘寂'的范式。正如云门文偃以'饼'字截断学人妄念,这朽木的残缺,正是破除完美执念的当头棒喝。注水时,水珠顺着木纹渗入缝隙,倒映着茶人低眉敛目的身影,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人在侍茶,还是茶在渡人。
图片
青石载道:无心中见真章
青石茶盘不施釉色,苔痕暗生处恰似米芾笔下的'雨点皴'。曾有茶友质疑:'粗石涩口,岂不损了建盏风华?'却不知临济义玄早道破天机:'佛法无用功处,只是平常无事。'当沸水倾注,茶汤在石面晕开涟漪,青灰底色衬得琥珀流光愈发澄明。石不言语,却以最朴拙的姿态托起一席茶事,正如庞居士偈语:'心如虚空,方能容十方世界。'
图片
枯荣相生:空寂里的鲜活禅意
瓶中枯枝最耐寻味。春日取山樱残枝,盛夏供焦荷断茎,深秋留枫骨嶙峋,寒冬贮松针如剑。看似死寂,却在茶烟氤氲间悄然苏醒:焦荷梗渗出旧年莲香,枫枝裂隙萌发新苔。这枯与荣的辩证,恰似大慧宗杲所言'茶里饭里,净处秽处,只这是'。偶有野菊斜插,不取含苞待放之姿,偏择半凋零者——残缺处透出的生机,比盛放时更近禅心。
图片
茶烟作画:留白处的般若
茶席铺陈愈简,愈显空寂真味。紫砂壶不必名家手制,老陶土自带三分古意;香炉无需錾金错银,一捧陈年香灰便是最好的供养。最妙在晨光熹微时,茶烟与窗棂格影交织,在素麻席布上勾勒出流动的水墨。此时若学那法融禅师'恰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',任茶汤凉了再续,话头断了不接,方悟'空寂'二字,原不在席间器物,而在吃茶人眉间放下的那缕执念。
图片
唐人饮茶,不过'晴窗细乳戏分茶';宋人品茗,亦只'寒夜客来茶当酒'。真正的空寂之美,恰如赵州茶院那碗粗茶——门板为台时,朽木生辉;青石作盘处,顽石点头。当茶人不再追逐'禅意'符号,便是云门饼中无饼可吃时,空寂深处,自有三千世界在杯中流转。
图片
更多了解商品详情及优惠,请加微信:juqi-2023,或扫下面二维码,咨询客服: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